明代地图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明代河北省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明代河南省
当时官府拨民(移民)所跋涉的距离参考:
此为永乐六年(1408),刘中带领二百余户从青州跋涉约300公里逃荒至枣强县,落户度日二十年后,又被官府勒令折返山东。他不得不上书陈情,乞求能呆在枣强县续度日,有幸终获恩准。
其它拨民(移民)距离参考:
彰德至青州424公里,归德(商丘)至青州422公里,太康至青州470公里。
明史阐述:
1、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八月,徙山西泽、潞二州民之无田者,往彰德、真定、临清(东昌府)、归德、太康等闲旷之地,令自便置屯耕种,免其赋役三年,仍户给钞二十锭,以备农具 。【明太祖实录】(卷193)(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、潞民无业者垦河南、北田,赐钞备家具,复三年。【明史】
2、洪武二十二年九月(1389年),后军都督朱荣奏:“山西贫民徙居大名、广平、东昌三府者,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。【明太祖实录】(卷193)(潞安府)
同年十一月,“上以河南卫辉(近菏泽)、归德、彰德、山东临清、东昌诸处,土宜桑枣,民少而遗地利,山西民众而地狭,故多贫。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,愿徙者验丁给田,其冒名多占者罪之,复令工部榜谕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一九八)。(泽州、潞安府)
3.洪武二十五(1392年)年十二月,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、徐礼还京。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。至是还报,彰德、卫辉、广平、大名、东昌、开封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。【明太祖实录】(卷223)(泽州、潞安府)
(分析:山西移民共598户,分别迁至河南彰德、卫辉,河北广平、大名,山东东昌,河南开封、怀庆等地。人数约4000。)
4、洪武二十八年(1395)“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、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、卫辉、大名、广平、顺德、真定、东昌、兖州等府,劝督迁民屯田”(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二三七)。(泽州、潞安府)
5、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9月,后军都督朱荣奏:"山西贫民徙居大名、广平、东昌三府者,凡给田26072顷。(潞安府)
文献载,山西移民到达山东的地点只有东昌府和兖州府。故从地理、交通距离等看,吾祖自山西泽潞二州直接奔扑山东省东昌府和兖州府,是最便捷省时的。
补充:在下可以断言,我祖没有绕经“洪洞县”。
--以上--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